刚刷到4S店的朋友发朋友圈吐槽:“这年头卖车比卖白菜还刺激,隔壁本田CR-V直接报12万裸车价,丰田RAV4销售电话里说‘价格还能谈’,我们展厅今天突然涌进来二十多组客户,开口就问‘听说奇骏卖12万了? ’”。
东风日产这次真把桌子掀了。 7月2日奇骏·荣誉上市,16.08万的指导价看着平平无奇,可白底黑字的“限时诚意价11.98万起”直接炸了锅。 要知道去年买台轩逸中配也得这个数,现在竟然能开走一辆轴距2706mm的合资SUV。 更狠的是逍客荣誉版同步降到8.98万,销售小哥自嘲:“领导这是要让4S店变菜市场啊! ”
这台挂着“荣誉”后缀的奇骏,骨子里是经典版奇骏的升级款。 坐进驾驶舱最先抓住眼球的,是那块12.3英寸悬浮大屏——老车主肯定记得,去年经典款用的还是8英寸嵌入式屏幕。 实测语音控制导航挺利索,对着说“导航到三里屯”能秒出三条路线选。 不过空调出风口还是老款的圆形设计,跟现在流行的贯穿式风格比,确实少了点视觉冲击力。
三大件回归到让日产老粉放心的配置。 MR20的2.0L四缸自吸发动机,最大151马力,配上经过优化的CVT变速箱。 在环路上实测80km/h巡航时,转速稳稳压在1500转,油耗表显示6.8L。 销售特意强调:“现在动力总成给终身质保,厂里知道大家被三缸搞怕了。 ”
后排空间才是真实力。 同事1米8的大个子坐进去,膝盖离前座还有两拳三指,地台凸起不高,中间位置能舒服放脚。 但开上高速就露馅了:风噪超过80km/h明显变大,深踩油门超车时发动机嘶吼声直接灌进车厢,这倒和CR-V半斤八两。
拿它和日系老对手硬碰硬才有意思。 CR-V优惠后约12万出头,1.5T发动机加速确实更猛,但坐进车里摸到那塑料感十足的门板,再看比奇骏小一圈的9英寸屏,购车大姐当场吐槽:“本田这车机比我闺女iPad还难使”。 RAV4荣放混动版油耗低至5L,可起售价贵了5万多,销售算完账直摇头:“够加五年油了”。
国产阵营更虎视眈眈。 哈弗H6顶配才卖12万,L2辅助驾驶、全景影像、座椅通风全配齐。 比亚迪宋PLUS DM-i纯电跑110km,市区通勤基本不烧油。 但带着全家人来看车的张叔很固执:“三大件还得看合资,国产车开五年就散架”——这话糙理不糙,二手市场里十年车龄的奇骏还能卖四五万。
真下订的客户基本奔着两个配置走量。 12.58万的豪华版最吃香,比低配多了360度影像、全景天窗和真皮方向盘,销售小陈总结得好:“多花六千块相当于赚回一万五配置”。 最受欢迎的苍穹灰车漆要等两周,急用车的王哥直接提了白色现车:“反正得贴车衣,省下五千块够买五年保养”。
有意思的是展厅里的客户分流现象。 三十五岁往上的基本围着奇骏转,年轻情侣直接钻进逍客展车:“十万块买合资还要啥自行车”。 不过95后小夫妻也有算计:“逍客后排太小,将来有孩子还得换车,不如咬咬牙直接上奇骏”。
价格战背后的暗流涌动更耐人寻味。某日系品牌区域经理私下透露:“东风日产库存系数都破2了,不清仓明年就得停产线”。 二手车贩老刘最近拒收奇骏经典版:“新车才卖12万,三年二手就值8万? 我这收了得砸手里”。
真实使用场景最考验细节。 幼儿园门口接孩子的李姐夸后门90度开启特方便:“抱娃上车不撞头”;跑工地的赵师傅却吐槽离地间隙:“上个马路牙子蹭前杠两回了”。 修车铺王师傅对发动机盖下密密麻麻的隔音棉竖拇指:“比丰田舍得用料”,转头又指着底盘护板叹气:“塑料的! 过烂路悠着点”。
这场价格屠戮最戏剧性的一刻发生在前天下午。 准备订CR-V的陈先生路过日产店,看见电子屏上“11.98万”滚动字幕掉头就进店,三小时直接刷卡提车。 销售经理苦笑:“这个月奖金全靠同行衬托”。 而马路对面的本田4S店连夜挂出新横幅:“购CR-V送五年保养”——战火,已经从发动机舱蔓延到财务室。
广禾配资-配资门户网网站-配资门户论坛-配资炒股平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