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临沂市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新开展了检测项目,进一步提升医院肿瘤标志物检测领域水平,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更有力的支持。
“消化道癌症”是食管癌、胃癌、肠癌等常见的癌症类型统称,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高,最新数据显示,中国发病率排名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中就有3位是消化道肿瘤,特别是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上升,并且呈年轻化趋势。如今,CA242作为新型的消化道肿瘤标志物,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。
糖类抗原242(CA242)是一种从人结直肠癌细胞中发现的酸化黏蛋白型糖类抗原。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标志物,与CA19-9、CA50、CA125不同的是,CA242抗原决定簇的表达更具特异性,可为早期发现和预防消化道肿瘤提供重要信息。
在健康人群中,仅在结肠的柱状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以及胆管细胞、胰管细胞中含有少量CA242。但发生恶性肿瘤时,肿瘤组织和血清中CA242含量明显升高,尤其是胰腺、结直肠的恶性肿瘤中,被称为是“胰腺癌、结直肠癌的第三代肿瘤标志物”。此外,CA242对于其他恶性肿瘤,如胃癌、肺癌、卵巢癌、宫颈癌等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。如果联合其他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,其敏感度和特异度效率更佳。
究竟哪些人需要定期进行CA242检测?
1、结直肠癌高危人群
年龄在40岁以上;糖尿病肥胖、吸烟;有结直肠癌的直系亲属;本人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;曾患肠道腺瘤病史;长期慢性便秘或慢性腹泻,连续2周出现黏液血便、等症状。
2、胃癌、食管癌高危人群
年龄在40岁以上,长期生活在胃癌、食管癌高发地区,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;直系亲属有患胃癌、食管癌病史,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、胃溃疡、胃息肉、手术后残胃、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;有可能致癌的不良生活习惯,如吸烟、嗜酒、喜烫食、烟熏或腌制饮食等。
3、肝癌高危人群
患有乙肝、丙肝,或携带乙肝、丙肝病毒者;肝硬化者;有酒精肝或其他肝病;有肝癌家族史。
4、胰腺癌
年龄在40岁以上人群,是癌中之王,一旦发现都是中晚期,要想尽早准确筛查,最好通过肿瘤标志物结合腹部CT联合检测。
肝癌是全球第六大恶性肿瘤,位列癌症相关死亡原因第三位(GLOBOCAN数据)。肝细胞癌(HCC)约占原发性肝癌的90%,构成全球重大公共卫生挑战。大量临床研究表明,异常凝血酶原在肝细胞癌(HCC)患者中特异性升高,是肝癌早期筛查、诊断及疗效监测的重要指标。
PIVKA-II对HCC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传统标志物AFP(甲胎蛋白),尤其在AFP阴性患者中检出率显著提升。与AFP、AFP-L3(甲胎蛋白异质体)联用可进一步提高HCC早期诊断率(敏感性>80%),尤其适用于肝硬化、乙肝/丙肝病毒感染等高危人群的定期监测。
疗效评估与预后检测
①PIVKA-II的血清半衰期(40-72小时)相对AFP(5-7天)更短,能更及时反映HCC的治疗效果。
②PIVKA-II阳性的HCC患者,其肝内转移、门静脉侵袭等发生率较高,提示预后较差。
③治疗后PIVKA-II水平恢复正常者,其长期生存率高于异常者,表明PIVKA-II在预测患者预后方面价值较高。
《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(2022年)》中指出,我国肝癌高危人群包括:具有乙型肝炎病毒(HBV)和/或丙型肝炎病毒(HCV)感染、过度饮酒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、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,尤其是年龄>40岁的男性,并建议高危人群至少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:PIVKA-II联合AFP和超声检查可提高肝癌的早期检出率。
核医学科一直致力于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和项目,为临床提供更精准、更全面的诊断信息。这两项检测项目的加入,为临床医生对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、病情评估和个性化治疗提供更丰富、更准确的数据支持。
(临沂市肿瘤医院)
广禾配资-配资门户网网站-配资门户论坛-配资炒股平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